學優則賈:一流儒商精英人才的持續保證
以義制利:一流儒商企業文化的核心理念
一流的企業文化造就一流的企業,一流的理念成就一流的企業文化。常氏家族在長達200多年的發展歷程中,經歷過常人難以想象的創業艱難、發展坎坷和曲折道路,遇到過經營失誤、內部紛爭、資金困難、官吏盤剝、盜匪洗劫等種種困難和劫難,是什么力量使得她均能化險為夷,傳承數代而不衰?而同時代的諸多與之一樣抓住了中俄茶葉貿易發展良機的商家,卻成功一時而未能保持傳代輝煌呢?
原因很明朗:常氏家族不僅在人才戰略上取得了成功,而且在創造常氏家族企業文化上也保持了巨大的優勢。常家主人們創造性地將儒家價值觀、儒家倫理道德移植到商業經營中,堅持“以義制利,以利弘義”的理念,嚴戒“為富不仁、居富不義”的言行,形成了“以儒促商,以商養儒” 、長于守成、長于守富的優秀常氏家族企業文化。今天我們從常家莊園規矩嚴然、雄渾方正、穩重古樸的建筑風格,勤儉持家、尊師重教、崇德尚義的楹聯碑刻,文房四寶、琴棋書畫一應俱全的室內布置等處,特別是歷代政府表彰常家義舉的牌匾中,均能窺見一斑。
在商業經營中,常家人嚴守“不取不義之財”的家訓,做到貨真價實,篤實不欺,靠勤奮、靠克儉、點點滴滴積累財富,靠遠走邊外、敢為天下先、甘昌風險創造財富。富裕之后,不僅能做到居富思安,堅持勤儉持家,而且居富思義,樂以財富弘仁行義。
常家人不僅重視自己家塾教育,而且關心公益,大力支持官辦教育。道光十七年,常家捐助興建榆次書院,榮獲縣府獎贈 “崇文尚義” 匾;光緒五年,常家捐助山西官書局刻書,榮獲山西巡撫曾國荃獎贈“義關風雅”匾;光緒三十三年,常家以藏書捐贈榆次學堂,榮獲山西巡撫恩壽獎贈 “士誦清風” 匾。
常家人不僅關心民間疾苦,而且心系國家社稷安危。光緒三年,山西遭受三百年未遇的特大災荒,常家在商業同時受巨損的情況下,捐輸 3萬余金,救濟災民無數,巡撫曾國荃贈常家 “好行其德” 匾予以表彰。光緒二十九年,常家因助清政府善后經費,山西巡撫趙爾巽奉皇上旨賜“樂善好施”匾,獲得國家褒獎。當然,對于常家的仁行義舉,直接受惠的百姓們和社會各界更是贊不絕口。
富不忘仁,富而好義,不僅為常氏家族贏得了無上榮耀,更樹立起了常氏集團的良好對外形象,奠定了企業發展的深厚社會根基。
正是這種好行仁義、長于守富和守成的優良儒商企業文化,既確保了常家莊園的穩定牢靠、世代相傳,又使得常家名滿天下,促使常家商業走向大江南北。
商號聯鎖:鑄就信譽至上的晉儒商金字招牌
可以說常家興于茶,成功的茶葉貿易讓常家富可敵國。能將一種商品經營百年以上,沒有儒家崇奉的“信”字萬萬不能;能將一種商品營銷海內外,沒有強大而極富信譽的商業網絡,絕不可能。
始于雍正初年,終于清末,在長達近200年,南起中國福建、江浙、兩湖等省,北至俄羅斯及歐亞諸國,險象環生、艱辛備至而又白銀如流的“萬里茶道”上,常家人不僅能堅持始終,并能不斷開拓商域,擴大規模,靠得是什么?除了目光敏銳、膽略過人、采取易貨貿易方略、用足清政府給赴俄邊貿商人開創的一切便利等外,更重要的是能堅持以質取勝,以信為本,精心鑄造商譽優良的商號。
常家人不僅精心確保茶葉的采購、加工質量,而且在保證茶葉運輸中的質量上也用盡心力,為防止茶葉在長途中因日曬雨淋走味,常家人不惜加大成本,將散茶集裝在特制的鉛罐內,再置于駱駝所駝的木箱中。正因為常氏在對俄貿易中重質量、講信義,得到俄國和歐亞諸國廣大外商及政府的重視與信任,不久便將生意做到恰克圖以北的俄國境內,在俄國境內的莫斯科、多木斯克、上烏金斯克、聶爾慶斯克等十余城市,乃至歐洲的其他國家都一一開設了他們的茶莊分號。
常家為適應業務快速發展和規模迅速擴大的需要,不斷創立新商號,在原先“大德玉”的基礎上,在道光年間新建“大升玉”、“大泉玉”,同治五年增設“大美玉”,光緒五年增設“獨慎玉”,形成常氏一門五聯號并進俄國的格局。以上“五大玉”商號與國內北方商號“大涌玉”、“大順玉”、“大昌玉”、“三德玉”、“保和玉”、“泰和玉”等統稱為北常“十二玉”。而帶“昌””字的南常“十大昌”商號則遍布蘇州、上海、漢口等國內南方地區。
這些相互聯鎖、遙相呼應、信譽卓著的商號極大地推動了中俄貿易的發展,給常家帶來了滾滾財富,筑起了讓時人欽羨不已、令今人驚嘆不絕的常家莊園。
而耗資巨大、占地巨大、規模巨大浸透著濃郁儒家文化的常家莊園,不僅起到了庇護、養育、安頓常家人的作用,從某種程度上講,常家莊園也是實力的象征,資信的象征,是常家拓展商業最好的招牌,是常氏家族最大和信譽最著的“商號”和大后方。
常家莊園是一個家,一個養育常家世世代代的家,常家莊園也是一個學校,一個培養儒商的“黃埔軍校”,從這里走出了一流的儒商精英。常家莊園是一個家,一個能夠撫慰常家創業者疲憊身心的家,常家莊園也是一個釀窖,一個能將千年儒家文化精髓與商業結合在一起,醞釀發酵,釀制出一流的儒商企業文化。常家莊園是一個家,一個足以告慰先祖、令后人深以為豪的家,同時,常家莊園又是一塊招牌,一個讓人感到心里踏實、讓人信賴、能夠打動下人心的金字招牌。也許這才是讓我觀之游之不疲,為之屢屢震憾、遐想與沉思的真正原因。也由此對晉儒商之道從育人之道、居富之道、取財之道三個層面略有所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