恰克圖, 是中俄茶葉貿易的重要口岸,常氏在這里捷足先登,聯衲堅守。據《山西外貿志》記載:“在恰克圖從事對俄貿易的眾多山西商號中,經營歷史最長,規模最大者,首推榆次車輞常家。常氏一門,自常萬達乾隆時從事此項貿易開始,子孫相承,歷經乾隆、嘉慶、道光、咸豐、同治、光緒、宣統七朝、沿襲150余年,其“羌北莊”(對專門從事中俄貿易商號的俗稱)也由初期的“大德玉”擴大到“大升玉”“大泉玉”“大美玉”“獨慎玉” 等四個聯號,皆設于恰克圖。尤其到晚清,在恰克圖十數個較大的山西商號中,常氏一門競獨占其四,堪稱本省的巨商和外貿世家。”
常氏八世至十三世六代人前赴后繼,歷經艱難,是“萬里茶道”的開拓者、建設者,同時也是“萬里茶道”興衰的見證者。
“萬里茶道”在經歷了200余年的輝煌進入19世紀末期后,開始了不可避免的衰落:客觀上首先是列強的侵略,清政府的腐敗,使中國社會動蕩不安。俄蒙社會的變革( 1917年俄國十月革命,1921年蒙古獨立)又使在蒙俄的晉商蒙受了巨大的損失。其次是經長江出海到海參崴的海運和西伯利亞大鐵路的開通大大降低了茶葉的運輸成本,萬里茶路失去了原有的優勢。再次是俄商在華的機械制茶其效率遠遠高于手工制茶。另外,南亞茶葉(印度、錫蘭等)的競爭也對華茶形成巨大的壓力。當然,不可否認晉商面對困境缺少與時俱進的創新能力,也是晉商衰敗及晉商萬里茶路衰落的原因之一。
至此,常氏在蒙俄開創的商貿事業也蒙受重大損失,雖經奮力拼搏也無力回天,大戲終于落下帷幕。